南京市六合区就业创业指标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4  阅读次数:6957



南京市六合区就业创业指标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南京市六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赵文平

2020.7.21

就业创业工作,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既是社会运转的最大动因,也是保障民生的最大底线。在中央“六稳”和“六保”工作中,就业创业均居首位。本文拟用大数据的视野,“无量纲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六合区2014-2019年间就业创业指标数据完成情况作回顾性评估,并着眼六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自我剖析查找不足,从发挥数据监测作用、对标找差争先进位、服务领导决策的角度,“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地提出工作建议。

一、就业创业指标数据简述

多年来,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持续完善“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政策体系,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实施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均按年度对江北新区和11个行政区,下达就业创业定量指标考核任务。现按照2020年度市对区考核指标的项目,统计报告六合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实现再就业人数、大学生就业人数、援助困难就业人数、培育自主创业人数、大学生创业人数、扶持农民自主创业人数、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这8项指标近6年的完成情况。

㈠就业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说明: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是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累计自然减员人数。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新就业的城镇各类单位、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数和灵活就业人员数的总和,自然减员人数指报告期内因退休、伤亡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城镇累计减少的就业人员数。2018年起,统计口径拓展为统计期末,六合区户籍人员在南京市内新就业的人数。

2、实现再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六合区城镇户籍人员在南京市内企业失业后再次就业的人数。

3、大学生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注册地在六合辖区内的企业招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数。

4、援助困难人员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六合辖区内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职业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并实现就业的人数。

㈡创业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说明:

1、培育自主创业者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六合辖区内通过创业培训、政策帮扶、孵化推进、提供服务等方式,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办经营实体(领取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一或创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关部门认定网络创业、实现自谋职业等的人数之和。

2、大学生创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普通高校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以及45周岁以下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六合辖区内依法创办经营实体,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持“承包合同书”从事种植、养殖业,担任经营实体法人代表的创业人员(不含合伙人)

3、扶持农民自主创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扶持农村户籍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六合辖区内依法创办经营实体,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持“承包合同书”从事种植、养殖业,担任经营实体法人代表的创业人员(不含合伙人)

4、创业带动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六合辖区内自主创业者创办的经济实体中,建立劳动关系、实现就业的人数。

㈢常规统计分析评估

1、考量目标任务的完成率


6年来,六合区均较好了完成了市对区下达的年度就业创业目标任务,绝大多数指标的完成率较高。

2、考量目标任务的贡献度

总体而言,6年来六合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人数这项指标贡献度较高,完成数在全市完成总量中占比,始终保持在全市各区均值14.29%(全市5个主城区没有此项任务;仅江北新区,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有此任务)的上方;其余7项指标的完成数在全市完成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其中6项指标持续处于全市各区均值8.33%(1/12)的下方,只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贡献度近2年达到(接近)均值。

3、综合评估区域发展位次

近两年,六合区根据“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配套激励”考核的6项指标(其中:就业创业5项;培训1),按完成率70%权重和贡献度30%权重,进行了自查评估测算,综合得分未能进入全市前4位,排名处于中等偏下。客观上讲,六合位处南京北端,历史上为农业县,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偏小(GDP2019477.36亿元列全市第10位;2018471.28亿元列全市第11),与其他区相比既有区域差距,也有发展不充分的差距。现阶段,在市对区考核“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六合隶属郊区板块;在考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郊区街镇高质量发展”(主导类型划分)中,六合9个街镇,2个列入先进制造业主导型、2个列入现代服务业主导型、5个列入现代农业主导型。

二、对标找差下的评估分析

高质量发展的概念首次于2017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后,省、市、区政府相继出台措施,开展“对标找差、争先进位”主题活动,引入“无量纲化”统计方法,以“指标综合指数计分办法”优化改进考核办法,从三个维度,水平高低(总量,水平指数)、发展快慢(增速,发展指数)、质量优劣(权重、综合指数),考量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绩效,发挥目标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

量纲,可简单理解为计量单位,连同数字反映着物理量(现象)的度量。不同指标由于物理涵义不同,存在着量纲上的差异,在统计分析上不具可比性。无量纲化,也称作数据的标准化、规格化,是指运用数学变换处置“异量纲”数据,消除原始数据量纲影响后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引用《江苏省高质量发展指标综合指数评分办法》对六合区就业创业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相关知识要点概述:⑴就业4项指标和创业4项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越好。⑵统计分析方法,为直线型(阈值法)无量纲化方法,转换函数:Yi=[Xi−min(Xj)]/[max(Xj)−min(Xj)](1≤i≤n,1≤j≤n),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将其映射到[01]之间,排名第1得分为1,排名最后得分为0。无量纲化数据处置后,把指标的实际值转化为指标的评价值(去除量纲),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反映出参评个体在评价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⑶对群体中各个体分别计算出水平指数、发展指数(过程数据保留小数点后4位;结果数据保留小数点后2),再次进行数学变换,将评价值的结果区间映射到[60100]之间,排名第1100分,排名最后得60分,以方便直观感知。⑷加权合成水平指数、发展指数,计算生成各指标的综合指数。⑸根据就业4项指标、创业4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生成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评价。

㈠水平指数

水平指数根据各指标当年实际完成情况计算产生,考量南京市“11+1”区中各区的实际完成数在全市总量的占比水平。公式为:

水平指数= (实际值-最小值) ÷ (最大值-最小值)×40+60



㈡发展指数

发展指数根据各指标同比上年的增减情况计算,考量南京市“11+1”区中各区同比上年自身的发展情况。先计算各指标年度间变动度( 增长速度或增减百分点),变动度=本年数÷上年数×100-100;一般来说,计量单位为“%”的指标,变动度取其增减百分点,变动度=本年数-上年数;当变动度出现奇异值时,用近三年平均变动度进行调整。再根据变动度计算发展指数,公式为:

发展指数= (实际值-最小值) ÷ (最大值-最小值)×40+60对于上年实际值已达到天花板”(即现值为100%)的指标,若本年未下降,其发展指数按100计算。




㈢综合指数

公式为:

综合指数=水平指数×40%+发展指数×60%

总体评价是反映评价对象全貌,汇集评价对象多项指标信息,从整体上认识评价对象在一定标准下的优劣状况,包含各项侧面的综合指标。总体评价=(单项指标)综合指数×指标权重。


指标体系的确立,兼顾反映了各地人社工作事项规模、结构、速度等特点,客观体现了各地人社工作的质量水平,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指标综合指数计分办法”语境下的自查评估,较“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配套激励(完成率70%权重+贡献度30%权重)”的自查评估,六合在全市各区中排名位次有所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去除了对目标任务完成率的考量,科学地消除了年初制定下达目标任务数上的主观影响。改革后的考核办法更趋科学合理,客观体现了个体横向上在群体中的发展水平、纵向上在时空中的发展速度。2020年上半年,六合指标数据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数据比对自查,总体评价73.38(其中:就业方面73.13;创业方面73.68),好于上年,有回暖上升趋势。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日新月异,还重塑了公众的认知和实践模式。较其他社会领域而言,就业创业工作大数据背后隐含价值的挖掘,无疑将有助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帮助地方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上寻求新突破,探索建构智慧治理能力创新的新范式。运用《江苏省高质量发展指标综合指数评分办法》,实时开展就业创业指标数据监测和评估分析,决不是在方法论层面上应对政绩得失;而是在考评机制层面上,通过对科学量化计分方法的理解和领悟,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精准施策,对整个就业创业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预警、研判、应对、善后,以实现地方整体治理能力的提升。

㈠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

近年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主线,立足事业发展实际,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科学设立《指标体系》并注重监测成果运用,推动了地方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1、省厅和市局先后出台了《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试行)(苏人社发[2018]163)、《市人社局支持六合区、高淳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方案(2019-2021)(宁人社[2020]74)

2、南京市人社局每年制定下发《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区、月度监测,引领指导、检查督促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3、市、区政府更加重视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完善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政策体系,多项就业创业指标进入《2020年度重点支持六合、高淳区加快高质量发展任务分解计划》(宁发改就业字[2020]145)和市对区考核项目。南京市《重点支持六合区、高淳区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1)(宁委办发[2019]9)明确要求:到2019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2018年郊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2019年全市平均水平;2021年,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㈡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

就业创业工作绩效考核,从内容上讲,有指标任务完成、行政工作开展、政策法规执行、财政资金管理、改革创新举措等5项评价内容;从方式上讲,地方自查、上级检查、数据比对、情况公示等4个评价环节。就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而言,运用“无量纲化”统计方法,自查测算自身的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有助于放眼南京市“11+1”区,对标找差地知晓自身的位次、存在的短板、进位的目标。

1、要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相结合。聚焦标杆先进地区,瞄准邻近上2位地区,作为“跳一跳够得着”追赶目标,在自身发展的时空轴上,以市对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基准,提出更高标准的约束性、预期性努力目标。

2、要全面对标和单项对标相结合。全面对标追赶地区,需立足就业创业工作整体发展,全方位学习跟进。单项对标追赶地区,需紧扣弱项指标,深度排查差距产生的原因,着力在创新举措和关键环节上对标,以推动形成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协调进步。

3、要考核指标对标和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对标相结合。南京市内各区就业创业工作指标数据是可获取、可比较的,对标中更多地是需要查找、弥补、赶上地区自身与追赶地区在干事创业的工作举措、环境氛围、精神面貌上差距。

㈢致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

务实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标监测,既有利于科学衡量和客观反映六合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在全市“11+1”区中的位次,也有利于知晓不足,厘清思路,找准作业空间,为领导决策,确定方法路径提供智力支持。

1、做实基础,找准作业点。要在做好市对区考核指标统计监测的基础上,组织人力开展辖区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占比(%)、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比例(%)、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比(%)、就业专项资金人均投入水平(/)、标准化街镇(社区、村)人社平台建成率(%)等监测指标的统计。要把目标任务和工作任务相关联,对标对表地掌握重点群体的总量,自加压力、找出差距、靶向作业,如2019年度,六合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102人,需要帮扶援助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开展对“大学生创业人数”总量统计和“创办经济实体”绩效评估,以“孵化率”检验培育的工作成效,以“存活率”检验地方的工作实绩;并立足人社部门职能,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对创业成功的群体进行后续帮扶,以提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实绩。要适时总结评估,政府“稳就业、惠民生”的工作绩效,强化对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的管控,掌握总量、规范运作,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就业,最大化地发挥政府财力作用;同时,前瞻性地适度超前开发岗位,以及时兜底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沿江退捕禁捕上岸渔民等群体的就业安置。

2、掌握区情,找准作业线。根据《六合年鉴》:2017年末,六合户籍人口668823(其中:0-1797202人;18-34153567人;35-59271546人;60岁及以上146508),适龄户籍劳动人口425113人,占比63.6%2018年末,个体工商户42775户从业人员82934人;私营企业14893户从业人员110735人。2018年末,六合常住人口70.45万人占全市843.62万人的8.38%、户籍人口67.45万人占全市696.94万人的9.68%;城镇化率61.25%占全市82.5%74.24%。透过数字,不难看出: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有空间,六合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在现阶段区内实体经济用工需求不足情况下,可通过组织劳动者参与区外市内企业招聘活动,推进劳动力转移实现高质量就业。⑵“扶持农民自主创业人数”有优势,在涉农指标项上六合区的潜力较大。应着眼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的趋势,着力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结合区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落实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315工程”,制定实施乡土人才专项培育计划,提升工作成效。⑶“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有压力,应着眼于发展地方实体经济,着力于营商环境优化、人才服务提质的新要求,推进实施机制创新,在就业创业环境改善提升中,提高工作实绩。

3、放眼大局,找准作业面。一方面要着眼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主动作为积极参与聚焦富民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乡村振兴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工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务实推进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做好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地见效生根。按照国家、省市区相关“真抓实干”的工作要求,强化对街镇、园区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完成目标任务的考核,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实施区本级、街镇(园区)、社区()三级联动,加大区内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要知晓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部门负责)、高校毕业生年总体就业率(%,教育部门负责)、城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青壮年残疾人就业率(%,残联部门负责),参与支持部门工作,合力促进人社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南京融入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首位战略布局、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和南京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大局,把握好南京市重点支持六合(高淳)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着力用好“全市统筹,同城同策同待遇”的政策红利,深刻理解指标概念(内涵和外延)、统计口径和计算公式,关注重视六合户籍劳动者在区外市内的“新增就业”和“实现再就业”(2020年初,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调查测算六合约8万多名劳动者在区外市内就业),主动融入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宁满意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和区域一体化合作联盟建设,“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地聚焦就业创业工作,跟上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