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快报
第202004期
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 2020年2月20日
目 录
最新关注
人社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有关培训在线平台
政策“快准细” 稳就业更扎实——面对疫情期间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变化,各地密集出台政策“礼包”
各地动态
福建:社保“四发”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河南: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促进就业八项措施
云南: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服务
新疆:鼓励网上签订就业协议
陕西西安: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一家之言
4方面改革促进医保“全覆盖”
这个行业,人才缺口50万
他山之石
安倍发表施政演说 强调将为全年龄层社保实施改革
最新关注
人社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有关培训在线平台
为助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各地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费开放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培训平台提供线上培训与教育服务的通知》,对人社部部属有关单位开发运营的培训在线平台免费向社会开放,支持各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线上培训工作。
《通知》从三方面对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作出部署安排:一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在线”“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等培训平台,将对劳动者个人、职业培训机构、技工院校师生开放,免费提供线上培训资源以及视频课程、电子书、课件、动画等职业培训教学资源。二是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用好这些培训平台的学习培训功能,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织培训学员利用这些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线上培训课程,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在岗和待岗返企的职工加强线上学习。三是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探索对线上培训给予相应职业培训补贴。同时,要严格监管线上培训过程,确保职业技能培训效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杜绝套取培训补贴资金情况的发生。
来源:人社部
政策“快准细” 稳就业更扎实——面对疫情期间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变化,各地密集出台政策“礼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缺工明显,部分招聘求职活动暂时性推迟。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就业正成为各地政策的一大着力点。近期,多地密集出台稳就业政策“礼包”,以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在全力以赴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更好保障供给。提出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鼓励地方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等资金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缓缴或返还部分社保费等政策。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就业正成为各地政策的一大着力点。近期,多地密集出台稳就业政策“礼包”,涉及返还部分失业保险费、鼓励就近就业、发放补贴等内容,以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加速发放稳岗返还资金
疫情发生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对此,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尤其是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一些中小微企业反映稳岗压力加大。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缺工明显,部分招聘求职活动暂时性推迟。
张莹说,在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方面,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作出专门部署,扩大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超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地人社部门提出加快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举措。比如,南宁市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强调要统筹做好支持和组织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并在全国率先落地疫情期间稳岗返还政策。截至2月12日,南宁市已向4058家企业拨付4750万元。
2月10日,石家庄市印发稳岗返还专门通知,要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首次开通网上申报功能、简化工作流程。目前,已审核通过13家企业稳岗申请,涉及返还资金1225.6万元,惠及职工4.1万人。
在加速返还稳岗资金的同时,多地狠抓政策落地,倒逼服务升级,转“人找政策”“企业找补贴”为“政策找人”“补贴找企业”。
依托智慧人社“免办”发放平台,南宁市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优先向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企业全程“免填表”“免申报”“免跑腿”,登录业务系统复核确认就能拿到返还资金;淄博市对稳岗返还政策申报工作采取“无形认证”方式,通过人社大数据比对,36个小时内确定首批符合条件企业名单,5个工作日公示完毕后,及时向企业拨付资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冯文猛表示,从总量来看,中小企业吸收就业占比较大,是就业最大容纳器。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要继续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继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发挥其充分吸收就业的作用。同时,要密切关注就业动态,对一些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行业,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春节过后,正是农民工集中返岗复工的日子。除了在失业保险返还上做文章,多地人社部门还通过发放农民工防疫补贴、农民工创业补贴、农民工就业困难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群体本地就业、就近就业。
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及时发布相关地区企业复工时间和疫情防控要求,引导全省农民工有序安排务工行程,做好大规模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地、输入地和用工企业的联络协调,引导地方采取输出地包车输送、企业灵活接送等方式点对点组织乘运。
河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对省内上万名农民工抽样调查显示,其中超过86%的农民工有返岗意愿。目前,河南省利用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各输入地的劳务协作关系,加强与当地人社部门、企业密切联系,强化三方协同合作,共同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健康监测、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障,共享开复工信息。同时,还推出线上招工方式,使原来的线下招聘改为线上招聘。
在扶持农民工创业方面,广西明确,今年上半年对受疫情影响发生季度亏损的农民工新创办市场主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企业按10000元/户标准发放,个体工商户按3000元/户标准发放。在援助企业方面,加大对农民工创业园内企业生产经营的援助,给予农民工创业园区已投产企业每户一次性房租补贴6500元。
“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发布,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突破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工就业难的瓶颈,减少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搜寻的时间,提高就业的精准度,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创业,以应对劳动力流动减少带来的就业难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长安教授说。
“云平台”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
每年三四月是大学生求职面试高峰期。受疫情影响,目前全国高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并严格限制学生返校。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人。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
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近期,全国多地转换就业指导思路,开展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帮助高校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
湖南省就业指导中心近期开展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从用人单位春季校园招聘启动情况看,计划正常启动招聘的单位占27.35%,受疫情影响延后招聘的单位占58.42%;从招聘需求情况来看,招聘需求增加的单位占47.02%,招聘需求持平的单位占39.30%,招聘需求减少的单位占13.68%。对此,湖南省要求各高校密切关注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变化,密切跟踪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畅通就业信息线上发布渠道,通过学校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推介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北京市近日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提出推进就业指导课“空中课堂”建设,面向广大毕业生,推荐就业创业指导视频课程及高校就业指导微信公众号,为毕业生提供足不出户、“菜单式”学习的网络平台;内蒙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依托“内蒙古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打通了“线上办公”渠道,通过推行“不见面”服务,在确保就业服务标准不降低的同时,实现了对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的有效保护。
此外,多地大力开拓就业渠道,进一步组织实施好一批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如四川省明确,各高校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进一步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要对高校毕业生优化服务,扩大在线办理事项,鼓励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推迟签约录取。同时,视情况调整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招聘招录的笔试面试时间。”张莹说。
来源:中国政府网
各地动态
福建:社保“四发”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有力有效保障各参保单位、参保人特别是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福建省人社厅要求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采取足额发、不停发、会补发、优先发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探索通过网上受理、初审待遇申领等方式,按月预发养老保险待遇,确保每月15日前发放到位,保障参保人权益。
待遇领取未认证不停发。通过短信提示、网络倡议等形式,向参保人建议使用闽政通、福建社保微信公众号开展人脸识别资格认证。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办理资格认证的人员,在疫情结束3个月内不暂停待遇发放。
退休延期申请会补发。疫情发生期间,对于未能及时办理新增退休人员申报或城乡居民待遇领取申请的,经审核后,养老金从达到退休年龄或待遇领取年龄的次月起支付。
疫情防控工伤待遇优先发。为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开通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绿色通道”,经办时限由原来按月办理和支付费用,改为5个工作日内。
来源:福建省人社厅
河南: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促进就业八项措施
近日,河南省人社厅联合省教育厅、财政厅、交通厅、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八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就业局势稳定。
一是全力确保重点企业用工。对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重大工程,指定专人对接,优先发布用工信息,支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对当地难以满足的,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协助企业定向跨区域招聘。二是着力抓好返岗复工企业和劳动者的疫情防控工作。摸清辖区内企业、工程项目开复工时间,及时在人社部门官网、官微开设专区发布。针对企业行业不同特点特别是劳动密集程度,指导做好卫生防疫、检测仪器及药品配置等工作,改善劳动者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统筹使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大力推行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对在疫情期间为入驻的中小企业减免租金费用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给予特殊时期运营补贴。四是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加强输入地、输出地的信息对接,依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劳务站等向辖区内劳动者推送开复工时间。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五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利用网络、电话等信息化手段积极主动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岗位,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视情调整2020年度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基层服务项目招募笔试面试时间。六是努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对留在当地的高技能人才,全面享受省高技能人才有关待遇,对创业人员在场地安排、证照办理、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七是全面推广线上公共就业服务。组织各级各类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大线上招聘力度,推行视频招聘、远程面试,动态发布岗位信息。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充分利用河南省“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推动“智慧就业”,减少线下办理环节,减少人员集聚。八是关心关爱重点地区劳动者。以湖北籍农民工和在湖北务工人员为重点,建立实名制台账。对滞留在重点疫区的,做好安抚和疏导。对因疫情防控暂时无法返岗失去收入来源的,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做好参保人员相关生活保障。
来源:河南省人社厅
云南: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服务
加快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推进现场服务向线上服务转移,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应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供求信息收集发布、职业介绍、招聘考试、职业培训等服务。尤其是聚焦企业复工复产人员返岗就业开展服务。发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优势,坚持挖掘需求与组织供给两端发力,搭建人力资源供给需求对接匹配桥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当好“红娘”。沟通对接企业复工复产计划,及时提供返岗复工人力资源服务;加大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收集力度,广泛利用网络平台、各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渠道,及时更新发布,为企业招工、劳动者求职提供查询对接便利。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不得发布拒绝招录疫情严重地区劳动者的招聘信息;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求职和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招工引才,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支持力度。
来源:云南省人社厅
新疆:鼓励网上签订就业协议
疫情防控期间,新疆将通过支持企业稳岗,开展线上就业服务行动等,做好稳就业工作。
新疆将对已安排的招聘活动和各类进校园、进企业专项活动改为网上或延期进行,有针对性地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积极搭建网上招聘平台。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推行“不见面”签署毕业生就业协议,通过网络、微信、传真等方式开展简历投递、在线笔试面试;鼓励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在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上进行网上双选,并在网上签订就业协议。
与此同时,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开展线上网络招聘活动,集中发布岗位信息和求职信息。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将优先落实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扶持。
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及生产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群众生活保障物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优先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支持。
此外,新疆将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继续实施失业保险降费率政策,减轻缴费单位负担。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
来源:工人日报
陕西西安: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陕西省西安市人社局近日印发通知,决定建立西安市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保障重点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实现就业与战“疫”同步推进。
重点企业包括,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隔离服、医用及具有防护作用的民用口罩等重要医用物资企业;生产上述物资所需的重要原辅材料生产企业;重要设备制造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生产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干企业;重要医用物资收储企业;为应对疫情提供相关信息通讯设备和服务系统的企业;以及承担上述物资运输、销售任务的企业等。针对上述重点企业,西安市人社部门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摸清企业需求。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对接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状况,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实现企业产能清、员工总数清、缺工人数清、空岗结构清、问题困难清,随时汇总更新企业生产用工需求。
二是挖掘本地潜力。依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服务平台,向本地劳动者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支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搭建人力资源余缺调剂服务平台,调剂企业间用工。
三是引导员工返岗。指导企业将开复工信息向疫情较轻地区员工推送,集中登记返岗意向、返岗时间等情况。对返岗员工较为集中地区,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开通直达服务,并协助办理返岗务工手续。指导企业做好返岗途中的防护防疫工作,确保劳动者安全到岗。
四是开展跨区域招聘。对本地劳动者难以满足用工需求的企业,收集其跨区域招聘意向、招工人数、技能要求等信息。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等,联系有关输出地,及时对接企业招聘用工信息,组织远程视频面试,开展定向招聘用工。提前登记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协调卫健部门推动“异地隔离”互认,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加开专车、专列,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五是强化急需紧缺培训。开展缝纫工、贴条工等当前急需紧缺工种培训,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岗前培训,适当提高相关职业(工种)补贴标准。用好“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在线”等服务平台,抓紧上线急需紧缺工种培训课程,免费提供培训。
与此同时,西安市人社局对接当地已被批准复工企业,帮助其解决用工问题。此外,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公共就业服务、公共人才服务由线下全面转至线上,开辟网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不见面的招聘平台。
来源:西安市人社局
一家之言
4方面改革促进医保“全覆盖”
近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保持 在95%以上,因为存在重复参保的情况,实际参 保率可能要低一些。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了不 起的成绩,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曾给予极高评 价。事实上,除了以一般性税收作为卫生筹资方式的国家(补供方,无需参保登记),社会医疗保 险的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完全100%的覆盖 率。凡需要参保登记的,便难免会有遗漏。
要想进一步提高参保率,笔者认为需在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在法律上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公 民的义务,即“强制参保”,改变城乡居民医保自 愿参保的现状。
二是强化以家庭为单位参保,防范出现健 康状况差的家庭成员参保,而健康状况好的家 庭成员不参保这种逆选择行为。长期看,将来应 打破职工和居民的界限,建立统一的基本医疗 保险,统一保障待遇。无论是否设置差异化筹 资机制,都应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保障,参保登 记和服务管理也应服从这一原则。毕竟灾难性 卫生支出冲击的不是个人,而是家庭。
三是推进居住地参保,不再以“户籍人口 参保率”考核地方政府,鼓励公民在常住地参保。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参保,另一方面也 能有效解决参保地和实际就医地分离的情况,减少制度管理滞后造成的“被异地就医”。从城 镇化和市民化的角度,按居住地参保也是让流 动人口获得城市公共服务的要求。
四是在参保缴费方式上进行改进。在移动 互联网时代,医保部门理应为参保人提供更为 便捷的服务,包括参保登记和转移接续等等。
笔者认为,确实无力参保的贫困人群无需承担缴费义务。目前特困供养、低保、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等人群由医疗救助制度资助参保,并 可获得基本医保、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多重 保障。贫困人口身份识别是医疗救助制度的关 键,医保部门应做好与民政部门的工作配合和衔 接。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是唯一的补供方制度,身份不明或无力负担的弱 势人群在急诊室中所产生的费用,由医疗机构事 后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偿。疾病应急救 助是确保非参保弱势人群获得最基本医疗服务 的制度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民健康覆盖”包含 覆盖人群(宽度)、保障范围(深度)和支付水平 (高度)三个方面,并应有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基础,参保率只是其中一 个维度。我们需要在“健康中国”战略下继续深 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以实现更高 质量的全民健康覆盖。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这个行业,人才缺口50万
提到电竞从业者,你会想到什么?电竞比赛、电竞俱乐部、游戏直播、游戏讲解……电竞行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日前,“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启动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电竞从业人数仅5万人,人才缺口高达50万。
而在2019年4月,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其中“电子竞技员”等两个电竞新职业引起广泛关注。
电竞行业似乎已融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为何人才依然短缺?
作为新兴产业的电竞,也遇到了自身的发展困境:缺乏行业规范、标准建设不健全等。
电竞的发展势头虽然良好,许多人对于电竞产业依然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比如认为电竞是年轻人玩游戏,吃的是青春饭,从业学历并不需要太高。
尤其在一些家长心中,电竞往往与过度沉迷游戏联系到一起,甚至认为鼓励电竞行业就等同于鼓励孩子玩游戏。社会上对于电竞行业从业者的目光审视,让一些家长不得不慎重考虑孩子的择业方向。
而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电竞专业,但似乎在人才输送上,还未能与产业需求完美契合。高校热衷开设新兴专业,但学科师资、就业渠道和软硬件能力是否匹配电竞人才需要,仍需要检验。
作为文化产业中的组成部分,电竞二字已经超越了游戏本身,它能够体现出青年一代对于电子竞技中协作精神的认同。随着电竞行业发展势头渐强,中国代表队多次在国际电竞赛事上夺冠,社会对电竞的包容度和认可度有所改观,电竞行业正在为更多人接受。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电竞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涵盖电竞培训、游戏开发、直播解说、人才管理、推广销售等等。多种类的产业需求拉动就业,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伴随电子竞技员等两职业被认定为新职业,电子竞技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社会认同、市场激励、专业教育、产业扶持、人才聚集,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少不了任何一环。伴随着新技术的普及,电竞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基于此,日后电竞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许会更大。
对于择业者、从业者关注的“青春饭“这一问题,行业应当建立一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让电竞行业往纵深发展。这一行业不仅需要年轻的电子竞技员,其所涉及的各类从业者可以朝专业化发展转型,从而拉长从业者的职业周期。
与此同时,高校提供的电竞教育也需加强与现行的电竞产业的精准匹配度。学界与业界广泛合作,以电竞教育为入口,积极为电竞产业提供专业、优秀的人才。
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当一个产业链条足够成熟时,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如今,电竞行业日趋专业化、正规化,面对如此大的人才缺口,你动心了吗?
来源:光明日报
他山之石
安倍发表施政演说 强调将为全年龄层社保实施改革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第201届例行国会20日开幕,首相安倍晋三在众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安倍表示,为了实现“全年龄层型社会保障制度”,将实施改革。他呼吁成功举办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将其作为向世界宣传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机会。有关修改《宪法》,安倍要求各党出示具体方案,呼吁尽到“国会议员的责任”。
这是2012年12月第二届安倍政府上台后的第八次施政演说。安倍表示,对于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而言,“人生100年时代的到来是重大机遇”,将配合工作方式变化推进养老金、医疗、护理的改革。
关于经济领域,安倍称,将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活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明确表示,将着眼于高速大容量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之后,助推技术革新。
据报道,安倍强调,通过东京奥运等,将让地震中提供支援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实际感受到灾区正在重建的面貌。他将全国地方政府承担的Host Town定位为“向世界传播地区魅力的绝好机会”。
鉴于令和时代,安倍称将推进“关系到国家形态的大改革”,对国会的宪法审查会上活跃讨论表示期待。
安倍表示,在现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迎来签署60周年之际,将以坚固的日美同盟为基础维持威慑力,同时就减轻冲绳基地负担拿出结果。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