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快报 第2003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6  阅读次数:87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快报

202003

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 202027

最新关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署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工作

四部门:免费开放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支持劳动者线上培训


各地动态

上海:返还失业保险费等四项举措减轻企业负担

安徽:“春风行动”全部改为线上招聘

黑龙江:参保企业和个人可延期办理社保业务

辽宁:抗击疫情期间确保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福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家之言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疫情之下,在家办公行不行?


他山之石

日本富山市推出综合育儿支援设施


最新关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署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工作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有关工作提出要求。

通知要求,暂停各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期间举办的现场招聘会、跨地区劳务协作、人力资源培训、供需对接会等聚集性活动。强化网络招聘等线上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网络发布岗位供求信息,采取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等形式开展远程笔试面试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非现场服务,特别是加大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等企业招用工帮助支持力度。各地要按照窗口服务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做好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备案工作。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可适当延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公示和年度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时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要大力推行不见面服务,引导存档人员通过网上办、邮寄办、咨询办等方式,对确需现场办理的业务实行预约办理,分时段分流办事群众。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科学安排业务流程,优化服务程序,加强服务场所卫生安全,严格落实消毒、清洁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要密切结合疫情影响和防控情况,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为受疫情防控影响的劳动者以及相关用工单位提供市场信息,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和促进人才有序流动配置。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优先将为疫情防控一线企业和单位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纳入诚信示范典型。要依法严厉打击哄抬服务价格、就业歧视、发布虚假就业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稳就业”的积极作用。

来源:人社部

四部门:免费开放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支持劳动者线上培训

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我国将采取免费开放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等措施,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通知从六方面对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作出部署安排。

一是免费开放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疫情期间,依托五家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对劳动者实行重点课程免费开放。

二是提升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质量。针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优化用户界面、完善课程内容、增强师资力量。

三是完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配套服务。做好风采展示、资费优惠、就业需求信息对接、培训后评估等配套工作。

四是加大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力度。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者优先在公共实训基地参加技能实训,鼓励平台间共享培训资源。

五是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提升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影响力和政策知晓度。

六是强化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保障培训参与度和培训效果。

来源:新华网

各地动态

上海:返还失业保险费等四项举措减轻企业负担

为缓解企业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经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市人社局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等减负举措。

今年上海继续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这项政策实施后,预计全年将有约14万家用人单位受益,减负约26亿元。

2019年以前,上海社保缴费年度起止日期为当年41日至次年331日。鉴于目前疫情防控的状况,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起将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度(含职工医保年度)的起止日期调整为当年71日至次年630日,推迟3个月(2019年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度顺延至202071日)。据测算,预计当年度将为上海企业减轻社保缴费负担101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约为64亿元,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约33.4亿元。

因受疫情影响,对上海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未能按时办理参保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业务的,允许其在疫情结束后补办。参保单位逾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向上海社保经办机构报备后,不收取滞纳金,不影响参保职工个人权益记录,相关补缴手续可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

对受疫情影响的上海各类企业,对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纳入各区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补贴企业职工培训范围,按实际培训费用享受95%的补贴。平台企业(电商企业)以及新业态企业可参照执行。

来源:上海市人社局

安徽:“春风行动”全部改为线上招聘

目前,安徽省有1.37万户企业提供近50万个岗位。疫情当前,为了满足企业复工后的用工需求,安徽省人社厅将“春风行动”现场招聘全部改为线上招聘。

线上“春风行动”将借助全省人力资源数据库,结合移动手机大数据、铁路大数据等,多渠道、多方式摸清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和求职意向,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发挥“安徽公共招聘网”等网络招聘平台作用,收集空岗信息和发布求职信息,推广视频招聘、远程面试,足不出户实现求职应聘。

立足就地就近原则,组织重点企业周边五公里左右的街道(乡镇)社区等,在上门走访、防疫宣传等活动的同时,摸清辖区居民特别是返乡务工人员求职需求,有针对性地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送岗上门。

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聚集,省人社厅将启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汇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就业等322个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业务查询和办理。社保业务经办采取网上办事占主导的服务模式,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来源:中国政府网

黑龙江:参保企业和个人可延期办理社保业务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减少假期结束后人社经办大厅现场人员流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有效保护广大服务对象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黑龙江省人社厅着力推行“不见面”服务。

“不见面”服务具体内容包括:“不见面,网上办”。部分人社业务可通过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大厅、龙江人社APP、黑龙江就业D图和各地人社部门网站等进行办理;“有咨询,请致电”。12333人社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全天候人工或自助语音服务,随时欢迎广大服务对象致电咨询或查询;“有诉求,网上说”。如果服务对象有诉求需要向人社部门反映,可通过省网上信访大厅、省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平台、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等方式安全便捷地反映,人社部门将及时受理诉求。

“办社保,可延期”。因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的,全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将会延期办理。对于未能及时办理新增退休人员申报的,经审核后,自审核次月起补发养老金。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2020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宽时限要求,未能及时办理参保缴费的,社保经办机构将在疫情结束后延期补办,逾期办理缴费不会影响个人权益记录。对于领取待遇人员未按期办理资格认证的,不会暂停待遇发放。

目前,黑龙江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大厅”和“龙江人社”手机APP两个渠道组成,其中“网上服务大厅”可查询个人基本信息、参保信息、权益记录等21项业务信息,可办理单位信息修改、单位工资申报、职工新参保、工伤事故备案、社保卡补办等28项业务。“龙江人社”APP可查询企业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失业、工伤等险种的参保、缴费、支付等信息,办理个体缴费档次变更、个人补费及各类社保卡业务。

来源:中国政府网

辽宁:抗击疫情期间确保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22日,辽宁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门全面做好抗击疫情期间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落实基金预算安排,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市级经办机构要密切跟踪所辖县(市、区)发放情况,统筹分配省以上补助资金,特别要向重点困难县(市、区)倾斜。

允许延缓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抗击疫情期间,参加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并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可通过网上及时申报中止缴费,延后提交有关材料。对于未能及时办理新增退休人员申报和失业保险金申领申报的,经审核后,自审核次月起补发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抗击疫情期间,通过数据比对方式对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进行确认。对于领取待遇人员未按期办理资格认证的,不暂停待遇发放。

通知提出,推行网上办理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已实现网上办理业务的地区,要积极引导参保单位和人员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手机APP等非接触式服务,办理业务。未实现网上办理的地区,经办机构可通过电话容缺、微信、QQ、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办理。

允许延期办理业务。用人单位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退休申请等业务时,经办机构应事后予以及时受理。各项逾期办理业务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权益。补办退休业务的,在审核下月起补发养老保险待遇。各项业务补办手续应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放宽时限要求,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2020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宽时限要求,允许疫情结束后予以补办。逾期办理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补办手续应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

来源:中国政府网

福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更好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福建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日前下发《关于支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劳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春节期间连续开工生产的有关企业提供稳岗支持,对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工伤认定等保障工作,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劳动关系和有关人员工资支付应妥善处理。

  通知明确,各地对春节期间符合条件的为防控疫情提供紧缺急需物资保障的生产企业、保障民生的商贸配送企业提供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对在法定假期加班加点生产的给予倾斜。其中,春节法定假期加班生产倾斜上限可按在岗职工人数和天数、当地职工日平均工资三倍测算;其他休息日加班生产倾斜上限可按在岗职工人数和天数、当地职工日平均工资两倍测算。企业名单由当地有关经济部门确定,具体奖补政策和资金由当地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所需资金从各地就业补助资金等相关资金支出。

  在防控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因感染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要快认快办,建立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补助条件、标准按照人社部、财政部有关规定及《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执行。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支付相应的工作报酬,不得随意解除职工劳动合同。隔离治疗期间、医学观察期间以及采取其他紧急措施期间,不计入医疗期。若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对因疫情未及时返闽复工的职工,经与职工协商一致,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带薪年休假期间的工资按有关规定执行。

  防控疫情期间,企业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企业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福建省有关规定执行。

  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受疫情影响的当事人或代理人,无法到仲裁机构参加庭审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延期开庭审理。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时限审理案件的,可相应顺延审理期限。

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人社部门要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一家之言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诞生于1998年的职工医保制度,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截至目前,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数约3.29亿人。

随着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医保资金的共济保障功能?不少医保专家呼吁,应加快改革,进一步“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个人账户保障功能有限 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统筹基金保住院大病,个人账户保门诊小病”——20年来,职工医保的这一制度设计破除了此前职工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浪费大、保障水平低的弊端,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促新旧保障制度转换,更好保障百姓民生的作用。

但近年来,各地频频曝出零售药店诱导消费者套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以获利、“社保卡”变成“购物卡”等现象。另一方面,参保人个人账户保障不足的弊端逐渐显现,各界要求改革个人账户、提高门诊保障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边是中青年和健康状况较好的参保人个人账户大量资金沉淀,滋生浪费、骗保;另一边是退休人员和慢性病患者个人账户不够用,在就医时还需要支付现金。”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直言当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尴尬境地。

为满足群众更充分的保障需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的任务部署。2018年,我国新组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深化职工医保改革成为新一轮医保改革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随着新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百姓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说,当前个人账户上大量的钱“趴在账上不能用”,个人账户累计结存超8000亿元,使用效率并不高,减弱了医保资金的共济保障功能,造成了资金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尽快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统筹已“势在必行”。

加强门诊保障是“药方” 发挥“互助共济”是根本

地处福建中西部山区的三明,在2011年站在了医保“悬崖”边——医保基金征收压力较大、花得越来越多,统筹基金支撑能力难以为继,个人账户资金沉淀多、浪费大。

2012年开始,三明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医保改革。他们先是建立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增加了门诊特殊病种的病种,提高了特殊病种待遇,又在2016年进一步提高了普通门诊统筹报销待遇……

一套改革“组合拳”打下来,三明市个人门诊费用负担应声而降,统筹基金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据统计,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统筹部分由2011年亏空7552.59万元到2013年结余5021万元,扭转了收不抵支的局面,2014年后基金一直平稳运行。

浙江、广东、山东、重庆、四川、云南……当前,不少省份同步推进门诊费用统筹和个人账户改革,一方面加强门诊保障,一方面“活化”个人账户资金,让百姓真正得了实惠。

比如,浙江省从2016年起,在建立门诊统筹的同时,也明确允许职工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可用于支付配偶、子女、服务的医疗保障费用。据统计,通过这项改革,浙江每年有将近20亿到30亿元的沉淀资金被盘活。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说,通过改革个人账户和健全门诊统筹来减轻参保人门诊费用负担,让“躺”在个人账户里的钱“活”了起来,是继续向改革要红利,尊重社会保险“互助共济”基本规律的应有之义。

“实现更高质量的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是根本目标。”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说,通过改革个人账户,用统筹基金报销强化互助共济,将避免患者面对门诊费用只靠个人账户‘不够用’的窘境,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

改个人账户不是“动奶酪” 而是“强保障”

由于个人账户资金归个人支配使用,绝大多数参保人都认为“个人账户的钱是自己的钱”,在减少个人账户划入的过程中,就会有群众认为是动了自己的“奶酪”。

对于这一点,王震说,“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个人账户的钱还是医保基金的钱,这一点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大家都只是有使用权而已,其本质上还是医保基金”。

目前,有些地方鼓励用个人账户的钱购买商业保险。有人质疑,这种做法没有“真正解决”老百姓门诊保障问题。

记者了解到,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要提升门诊保障水平,根本上还是要走医疗保险共济保障的路子,而不是简单地用补贴来减轻参保职工门诊费用负担。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保室主任王宗凡建议,操作上可先逐步减少单位划拨比例,利用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钱建立门诊统筹,把个人账户保小病的功能由统筹基金担起来;可以探索将原有个人账户的钱扩展至家庭共济使用,提高整体保障水平。

“随着门诊统筹机制健全,再进一步改革完善个人账户,提高保障水平,扩展保障范围,最终用门诊统筹置换个人账户的保障功能,实现待遇无缝衔接。”王宗凡说。

对于改革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部分群众利益的问题,浙江省医保局改革发展处处长倪沪平说,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改革措施上,需要“慎之又慎”。

据他介绍,浙江省对于改革前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存量”,还是应该归个人支配使用;比如对于退休人员,可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保留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再比如对于长期用药患者,还是可以用个人账户里的钱在药店买药。

顾雪非说,改革个人账户,重点会通过提高基金共济能力,真正实现门诊保障待遇的提升,“很多退休职工都是老年人,门诊就医需求很多,恰恰会从改革中受益”。

来源:新华社

疫情之下,在家办公行不行?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陆续返回工作岗位。非常时期,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又需要开展工作。

  为兼顾两方面需求,很多单位允许、鼓励员工在家办公。在家办公靠谱吗?在家办公会不会成为未来趋势?

  在家办公火了

  城市办公场所人员聚集,是疫情防控的难点。

  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129日的会议中指出,允许来自疫情高发地区人员、非紧迫工作岗位人员适当延期返程,对高风险人群延长居家留观时间或实行居家网上办公。

  记者调查发现,多地政府延长企业复工时间,不少企业选择让员工在家网上办公,北京、黑龙江等多地鼓励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完成相应工作。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蓝信、字节跳动飞书、华为云WeLink等多家办公软件纷纷为在线办公做出优化或推出免费服务。

  “从128日到26日下午6点,10天时间蓝信云平台接收了1784个新开组织,新增组织数占到了原组织总量的58%。”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介绍,疫情期间企业、地方政府、医院、高校远程办公的需求较大。

  23日节后开工第一天,许多企业正式切换到在线办公模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800多人全部实现线上办公。“每天线上开早会、晚会,布置任务、汇报总结。”公司总经理马旭春说。

  “3日当天,数百万企业、数千万人使用企业微信,几十万场会议在企业微信召开,约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腾讯企业微信高级行业总监王琼说。阿里数据显示,3日有上千万企业组织、近两亿人通过钉钉在家办公、视频开会。

  大量企业的使用让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考验。由于海量用户同时发起“视频晨会”,钉钉和企业微信3日上午都出现信息延迟、卡顿等问题。大量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说话听不清楚”“收不到消息通知也没有提示音”“加入不了会议”等问题。

  “当时钉钉视频会议功能迎来历史最高的流量洪峰。网络出现短时限流,后来通过紧急扩容保障,很快恢复。”阿里钉钉副总裁吴振昊说。

  在家办公靠谱吗?

  远程协同办公软件、OA系统、视频会议等应用的大量出现,为在家高效率办公创造了条件。

  对于在家办公,不少人表示欢迎,认为这么做既减少了通勤压力,又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还更加机动灵活,心情也更加放松,可谓一举多得。“在办公室,经理经常让我做其他事,手头工作容易被打断,在家反而专心多了。”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顾问陈小姐说。

  不少企业也将在家办公视作企业转型的一次契机。一家互联网企业在给员工的通知中写道:“特殊时期是危也是机。2003年的‘非典’危机推动了淘宝、京东的快速崛起。今天也是训练我们战斗力、协同能力的重要时刻!”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和员工准备不充分,在享受到便捷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烦恼。

  “在家办公只是听起来很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藤依舒最近正在进行课题申报前的准备工作,“放假前并不知道要在家办公,大量资料都在办公室的电脑里,而且还有部分涉密资料在外网无法处理。”

  “在公司5分钟能处理好的事,在家远程登录,网络不好经常得卡20分钟。”郑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小冯主要负责配合研发部门上线新业务,“视频会议不如面对面交流方便,沟通效率比较低。而且在家办公下班难,经常加班到很晚。”

  马旭春认为,在家办公并不适合所有岗位,比如营销等岗位通过电话、微信可以服务存量用户,但是开发增量用户仍需面对面交流。

  此外,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在家办公在核心技术交流、涉密信息传递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而且在家办公缺少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约束和同事激励,对考核机制也提出新的要求。

  在家办公会成为未来趋势吗?

  在家办公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还是会逐渐发展成为未来办公的新趋势?

  哈尔滨新区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解礼宁认为,在家办公可以使一般性事务得到及时处理,但目前只能是一种补充,不能完全替代正常办公。“这是非常时期一种非常应急方式,防止疫情扩散是最主要目的。”

  “应对疫情打开一扇窗口,让大家看到在家、在线办公的魅力,可以做到像集中办公一样高效。”吴振昊认为,随着远程办公需求被进一步挖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从传统纸质办公时代,进入云和移动时代,进入在线办公时代。

  吴云坤认为疫情是对远程办公的一次考试,在家办公需要人们观念上的转变,“一是发现很多人不适应,开会还是想见面,审批不习惯拿手机来做;二是暴露出带宽和软件方面都还存在不足;三是数据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疫情面前,移动办公成为大家希望建立的能力。”吴云坤分析,未来相关部门和央企或将提出相关标准的建设规划,移动办公领域或将涌现出头部企业,资本也会进入。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军章认为,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家办公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但需要从软硬件支撑上进行更多基础投入。“线上办公真正在公共管理领域普及,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教军章说。

来源: 新华网

他山之石

日本富山市推出综合育儿支援设施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国内出生人口数为86.4万。这是日本自1899年开始统计出生人口以来,年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90万。人们对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为鼓励更多年轻人生子、减轻育儿压力,日本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富山县富山市推出的“综合育儿支援设施”模式就是其中的有益尝试。

  富山市是日本海沿岸一个人口约42万人的城市,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24.2%。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工作和生活、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已成为当地政府的当务之急。20174月,富山市政府投资11.5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5日元)建成的富山市城区综合护理中心(以下简称“护理中心”)正式开放,成为日本首个由地方政府直接运营的综合育儿支援设施群。护理中心位于市中心附近,由废旧小学改造而成。一楼是专门面向残障儿童的康复中心。康复中心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二楼和三楼分别是病儿托管中心和产后护理支援室。

  走进产后护理支援室,这里的居住环境让人赏心悦目,各种母婴用品一应俱全。产后护理支援室有些类似月子中心,共有15名工作人员负责照顾产后4个月以内的母亲及其婴儿。除了客厅和保育室之外,这里还有5间客房供母亲入住。入住后,婴儿将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照顾。母亲不仅可以好好休息,还可以获取专业的育儿知识。

  护理中心负责人冈田由美告诉记者,随着日本的双职工家庭不断增多,女性产后育儿压力越来越大。不少母亲来到产后护理支援室寻求支持,这里几乎每天都客满。

  只要提前一天电话预约,就可以使用产后护理支援室。每次使用的时长从几小时至一天一夜不等。为提高护理中心的使用率,富山市政府制定了各种服务方案。比如,使用时间在上午9点半到下午1点之间,只需要缴纳1800日元,包含午餐及使用洗澡设施;在上午9点半到晚上7点之间,则需缴纳4900日元。

  病儿托管中心专门负责接送和照看生病儿童。在校儿童生病之后,学校通常会联系家长把孩子接走,家长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医生诊断儿童生病的情况并不严重,会向家长开具介绍信。母亲可凭介绍信将孩子交由病儿托管中心照顾,避免耽误工作。

  病儿托管中心像一个幼儿园,装修风格充满童趣,主要接收6个月以上6岁以下的生病儿童。这里有4个房间,配有包括护士和育儿师在内的10位工作人员。家长只需要支付2000日元,孩子就可在病儿托管中心享受一顿午餐和加餐。记者到访时,其中一个房间内,几名孩子正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用餐;另一个房间内,一个孩子正在午睡。2018年,病儿托管中心共接待了约1000个孩子。

  在护理中心工作的本部久美子有3个孩子,最小的只有3岁。本部久美子介绍说,有时候孩子生病了,她便把孩子接到病儿托管中心。这样,她就可以更安心地工作。

  去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的新《母子保健法》规定,日本市町村等地方应该努力采取相关措施,关怀产后不满1年母亲的身心健康。随着该法律从2021年开始实施,“综合育儿支援设施”可望在日本全国推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